10月25日上午,新澳门葡萄京8814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建设暨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崇礼楼新澳门葡萄京8814409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院党总支书记易棉阳,院长李正军,副院长李平贵、邓世平,研究生院副院长蒋伟,理学院副院长汤琼,校外七位兼职硕导和校内硕导代表,以及学院研究生秘书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邓世平副院长主持。
易棉阳代表学校向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相继召开,为进一步加强思政类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新澳门葡萄京8814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力推进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建设工作,必将有力提升株洲市中学和中职思政课教师整体水平,必将为推进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必将更好为我市思政教育大局服务。
易棉阳希望研讨会应在三个层次上加强交流:一是交流学问。思政教育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学问的多少,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提升理论素养,用鲜活的事例、铁的事实、深刻彻底的理论把道理讲清楚。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的培养应“以需定供”,即上好思政课需要怎样的学问,就开设相应的课程。二是交流教法。应进一步推进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认真探索思政课教学规律性,开设适应大中小学不同阶段的思政课课程,加强教法研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培养面向中学和中职学校的思政教师,高校教师应虚心向中学骨干教师学习符合中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三是交流“办法”,即办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的方法。与学术型硕士不同,专业型硕士面向“实战”,人才培养方案应紧紧围绕上好思政课展开,要制定优秀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李正军从葡萄京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发展规划等方面,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学院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表重要讲话,特别是总书记3.18讲话以来,当前各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学院称为第一学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马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具体依托单位,学科建设是马院整体工作的龙头,如果不开展学科建设,不发展一流学科,马院就不可能建设为一流学院。一直以来,葡萄京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突显我们的特色及优势,集中力量实现学科建设的重点突破。
李正军仔细梳理和总结了葡萄京学科建设历史发展脉络与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马院自2006年成功申报二级学科点以来,到2018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再到2019年“马理论”学科被列为校博士点建设后备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依托我校较为雄厚的科研及教学力量,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初步具备了明显的学科优势和比较鲜明的方向特色。2021年葡萄京将开始招收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实现了学硕和专硕“两条腿”走路,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李正军强调,这些成绩来之不易,这其中凝聚了全体马院人十几年的心血,马院的现任领导班子将进一步增强历史担当与责任担当意识,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创造我院学科建设新成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李正军提出要正视自身差距,树立强烈追赶意识。他深入分析了当前葡萄京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李正军指出,葡萄京与兄弟院校马院相比,在国家级人才及教学科研成果奖项的申报,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数量、研究生考博率等方面存在短板和差距。葡萄京将根据与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学科方向,以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重点,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提升马院的整体学科建设水平,在进一步做大做强马理论一级学科的同时,推进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汤琼介绍了我校教育硕士建设进展,邓世平对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硕士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解读。各位校外兼职硕导和校内硕导代表畅所欲言,就培养目标、培养保障、培养过程、培养成效等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李平贵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会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