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英 李育 :讲好湖南故事 赋能立德树人
讲好湖南故事 赋能立德树人
罗海英 李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享誉华夏。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湖南人“心忧天下”“胸怀天下”“淳朴重义”,这些都是赋能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湖南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讲好湖南故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讲好湖南故事,增强思政课引领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道”是湖南故事的灵魂和价值所在,离开背后蕴藏的道,故事将变得空洞乏味。湖南故事是湖南文化、湖南精神、湖南力量形象而鲜活的载体,内含丰富的思想引领价值。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好湖南故事,以事实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进入新时代,湖南涌现出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时代楷模”黄诗燕等一批享誉全国的重大典型。这些模范榜样人物身上体现的是湖南人的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讲好他们的榜样故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讲好湖南故事,增强思政课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 ‘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如果宏大的叙事远离学生现实生活,抽象的理论、精确的概念忽视对个体生命关怀和生存境遇的关照,就无法有效回应和满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治素质方面的需求和期待。轻松活泼的故事能摆脱抽象枯燥,吸引人们的兴趣。因此,思政课抽象的政治理论需要用生动的故事形式来演绎。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表率。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情地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郴州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主题陈列馆时强调,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因此,讲好湖南故事,增强思政课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是高校思政课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创新。
讲好湖南故事,培养时代新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即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讲好湖南故事,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效途径。青年学生是湖南故事的接受主体。湖南故事对湖南人民奋斗圆梦的叙事性表达,有助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可接受性。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立足湖南、聚焦湖南,精选故事,增强说服力。青年学生也是湖南故事的传播者。在人人皆可为传播源的全媒体时代,青年学生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湖南故事的传播者。青年学生更是湖南故事的实践者。“湖南故事”是一个生成性的概念,将不断产生于湖南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大学生也是重要践行者。比如“带着妹妹求学的怀化学子洪战辉”“从双耳失聪到清华博士的郴州女孩江梦南”“带着残疾妈妈上大学的湖南省道德模范邹晴”等等,他们用自己的先进事迹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湖南励志故事。由此,思政课要善用湖南故事教育、引导、塑造广大青年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新澳门葡萄京8814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构-行动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研究”(XJK23BDY006)阶段性成果】
原载《湖南日报》(2023年11月9日12版)